发布时间:2022-01-28 17:05:09
启动国际月球研究站建设,落实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协议,推动空间信息服务在探月、空间站、行星探测、北斗导航等领域的全球应用。成都中达智云。
1月28日,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。发布会上,国家航天局发布了第五期航天白皮书——《2021中国的航天》,系统介绍了2016年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重大工程和科学应用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。同时,还介绍了未来五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、政策措施、国际交流与合作。
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,启动国际月球研究站建设。
国家航天局表示,未来五年,中国将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,助力人类航天事业共同进步。中国航天积极参与全球外空治理,在近地小天体监测与响应、行星保护、空间交通管理、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提出中国方案,贡献中国智慧。
启动国际月球研究站建设,落实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协议,推动空间信息服务全球应用,在探月、空间站、行星探测、北斗导航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、多样化的国际交流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。
它将培育和发展空间旅游等新的空间经济形式。
国家航天局表示,未来五年,将培育和加强空间应用产业,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推动空间应用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,丰富应用场景,创新商业模式。深化通信、导航、遥感信息综合应用,满足产业和区域发展需要和公众多样化需求。加快空间技术成果向经济社会转移转化,培育发展空间旅游、空间生物制药、空间碎片清除、空间实验等空间经济新业态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将启动一批新的重大航天项目。
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燕华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有几种类型的航天任务:
第一类是完成十年前已经实施的包括载人航天工程、北斗工程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内的国家重大项目的收官运行,也是利用好探月工程的科研数据和月壤进行科学分析。
其次,根据国家计划,中国将启动一批新的重大航天项目,包括探月工程第四阶段和行星探测工程。国家航天局还将展示重型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情况,这些项目将在获得批准后实施。
第三类是促进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综合协调发展,特别是协调包括三类卫星(通信、导航、遥感)在内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,形成完善的空间基础设施,促进卫星应用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。第四类是国家航天局将统筹空间科学探索,发射一批经过科学论证的卫星。同时,要利用好空间站、月球探测、行星探测等平台,深入开展科学研究,争取原创性科学发现,为人类作出贡献。
最后一个是进一步深化与国际同行的开放合作,无论是重大项目还是其他方面,如卫星研制、卫星应用、空间科学、中小学生教育培训等。欢迎国际同行与中国航天开展多方面、深层次、多维度的合作。
亿鸽在线客服系统